欧美成人电影在线观看免费_国精品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AV观看在线激情一区二区_性亚洲暴力猛交69HD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致富經 > 內蒙古山老區(qū)念起“藥材經”
內蒙古山老區(qū)念起“藥材經”
農業(yè)網   時間:2018/11/1 9:40:00  來源:內蒙古日報  閱讀數:452

  見到高金梁時,他正在院子里鼓搗一輛三輪車。

  高金梁,曾經是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得勝溝鄉(xiāng)納令溝行政村西窯村的貧困戶,現在成了武川縣山老區(qū)農畜產品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不僅靠種植黃芪脫貧,還帶動村里鄉(xiāng)親一起致富。

  從祖父那一輩兒就開始種黃芪,高金梁說起黃芪頭頭是道:“黃芪是冷熱貨,因為市場價格波動大,村民種植積極性不高。過去我也才種3畝多,全村加起來也不過幾十畝?,F在光我自己就種了80畝,加上種植的防風、柴胡等藥材,上了100畝,收益比傳統(tǒng)種植強。”

  這樣的種植規(guī)模,高金梁已經實施3年了。西窯村僅有的七八戶人家中,已經有5戶進入了合作社。據高金梁介紹,他用的種子一般都是河北省的,每年以賣鮮芪為主。此外,他還種植了100多畝土豆,今年收成不錯,生活有了巨大改變。

  不僅實現脫貧,還成了致富帶頭人。高金梁的變化是武川縣因地制宜發(fā)展扶貧產業(yè)的一個縮影。

  武川縣中西部鄉(xiāng)鎮(zhèn)山多地少,種植糧食作物收益較低,但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十分適合發(fā)展黃芪等中藥材種植產業(yè)。目前,在得勝溝鄉(xiāng)、哈拉合少鄉(xiāng)、西烏蘭不浪鎮(zhèn)等鄉(xiāng)鎮(zhèn)分散種植中藥材的農戶,在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正在走合作社經營的模式,產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F在僅得勝溝鄉(xiāng)藥材種植面積就達到了5000畝左右。

  現在,武川縣的對口幫扶單位內蒙古通用中藥有限公司已經入駐。“公司注冊于2018年初,注冊資本840萬元。在通過GMP認證的基礎上,主要開展黃芪趁鮮加工。預計年生產能力可達1000至2000噸,年產值可達470萬元。”公司總經理兼得勝芍藥牡丹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任玉霞介紹說,得勝芍藥牡丹專業(yè)合作社在得勝溝鄉(xiāng)東坡村建起了赤芍種植基地,通過統(tǒng)一生產、統(tǒng)一經營、統(tǒng)一管理的“合作社+農戶”模式,將農民納入中草藥種植產業(yè)鏈中。

  據介紹,經過4年的發(fā)展,合作社已經種植赤芍1000畝、紅花300畝、茴香300畝,甘草育苗300畝、黃芪育苗400畝,這些藥材全部選用優(yōu)質種子,施用羊糞,保證了藥材的品質。更重要的是,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導,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有效提高了種植業(yè)的集約化、產業(yè)化水平。

  合作社還與村民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藥材全部是訂單種植,農民只管種好藥材,別的都不用操心。目前,該合作社種植區(qū)域覆蓋東坡村、野馬兔村、南壩沿村、酒館村、黃芪窯村、圪塔村等6個自然村,并與78戶村民簽訂了土地承包協議,土地承包面積達2100畝,每年土地承包租金達20萬元,戶均獲得流轉費2560元。除了訂單種植,村民還能到合作社就近打工。目前,合作社雇傭村民120多人,其中貧困戶21人。

  截至目前,武川縣人工種植中藥材品種有黃芪、防風、紅柴胡、赤芍、甘草等10多個,蒙藥材有肋柱花、尖葉假龍膽、庫頁懸鉤子、扁蕾、倉囊草等多個品種。全縣共有中藥材專業(yè)合作社7個,種植戶近200戶。鮮品中藥材年產量達10038噸,總產值約7025萬元。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