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犍為種姜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樂山犍為白姜品質獨特,個大飽滿、淀粉足、纖維少、辣味濃,所制干姜品質優(yōu)良。作藥性穩(wěn)。自古即是藥用干姜地道產區(qū)?!侗静萁浖ⅰ份d;“蜀漢姜舊美,荊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唐《新修本草》載;“干姜……生犍為川谷……九月采",清《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干姜,指出:出川中,屈曲如枯枝,味*辣"。解放前日本、德國就在犍為設莊收購干姜,解放后先后出口歐、亞十余個國家和地區(qū)。解放初期,前蘇聯在與我國的貿易交往中,指名要犍為麻柳場(現新民鎮(zhèn))的干姜。
犍為白姜,俗稱“麻柳”姜,其生產基地始建于犍為縣榨鼓鄉(xiāng)麻柳村,因地名而得名,其產品的注冊商標為“麻柳”。犍為縣種植生姜歷史悠久,據《本草綱目》載:“生姜、干姜生犍為川谷及荊州、揚州。九月采之,處處有之”。犍為白姜屬藥食兼用的四川省地方優(yōu)良品種,并列入四川省中藥材GAP示范基地。
協會經多年生產實踐探索總結,形成了《犍為白(干)姜豐產栽培技術規(guī)范》、《蜂窩式栽培軟化姜豐產技術規(guī)范》。運用該技術種植的菜姜柳條細長、分枝多、形似“手指”(一般莖粗1.5厘米以上,長15—20厘米),其莖表皮潔白,莖尖紫紅、纖維少,口感脆嫩,可食率高,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其商標“麻柳”連續(xù)兩次獲得“樂山市知名商標”,產品先后獲得省和國家農業(yè)部無公害農產品、四川·中國西部農業(yè)博覽會“名優(yōu)農產品”、四川省農產品知名品牌、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稱號。
犍為縣榨鼓鄉(xiāng)生姜協會成立于1998年,經過近十余年的發(fā)展,會員人數已有3350戶,帶動農戶數達8500戶,今年預計實現產值7930萬元。協會于2003年榮獲“四川省百強農技協稱號”,2004年被評為“樂山市30強農村專業(yè)技術協會”,2004年開展的“蜂窩式軟化姜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樂山市人民0“樂山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其注冊品牌“麻柳姜”2002年被評為四川·中國西部農業(yè)博覽會“名優(yōu)農產品”,2005年獲國家農業(yè)部無公害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雙認證”,2006年獲得“樂山市知名商標”稱號,2007年獲四川省農產品知名品牌、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2009年獲四川省農村專業(yè)技術協會百強協會,2010年獲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四川省犍為縣榨鼓鄉(xiāng)生姜協會
犍為麻柳姜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轄區(qū)內的榨鼓鄉(xiāng)、鐵爐鄉(xiāng)、九井鄉(xiāng)、新民鎮(zhèn)、孝姑鎮(zhèn)、龍孔鎮(zhèn)、大興鄉(xiāng)等7個鄉(xiāng)鎮(zhèn),共90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3°59′29″-104°07′17″,北緯29°03′48″-29°11′32″
AGI2010-02-00225 犍為麻柳姜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形狀和品質特征使犍為麻柳姜名揚國內外。犍為麻柳姜姜莖細長、形如手指,單株長20cm以上,鮮重0.5kg以上,節(jié)間較長,分枝多,鱗片淺紫紅色,肉質細嫩,纖維少(0.8—1.1%),辛辣味較淡,味香脆嫩,富含姜辣素、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調味、增進食欲的作用等,深受群眾喜愛。